2009年吃自己種的米收割合影 |
我們是野蔓園
一個實踐樸門永續設計的農場,位在台北陽明山上。
種植稻米、小麥及其他蔬菜水果,以自給自足為目標。開設許多樸門永續設計相關課程,及傳統手工藝課程。在野蔓園,沒有課程的時候,我們吃的東西有七成以上是自己種的、自己做的。包括稻米、小麥、水果、香草、蔬菜等,甚至連醬油、酒、醋都是自己釀造的。
面對山下天母的百貨公司,木伯發動他的耕耘機 |
什麼是吃自己種的米計畫?
吃自己種的米在台北
吃自己種的米計畫開始於2009年,野蔓園園主亞曼開始在陽明山實踐用不用農藥、不用任何肥料,用最自然的方法種水稻。亞曼跟陽明山半嶺在地86歲的老農夫木伯學習傳統的種植技術,並以樸門更永續的方法種植。目前已經影響木伯放棄農藥與化肥,使用自然的種植方法。
我們每年會號召朋友們,一起手工插秧、收割,舉辦相關的活動與農耕工作坊,一起守護這片台北市最後的水梯田。今年吃自己種的米的宣傳影片,與活動照片。
吃自己種的米在台東
2013年我們想玩大一點,號召大家到台東池上,做伙當穀東,一起揮汗一起歡笑,找回人跟土地的連結。
參加陽明山插秧的可愛親子 |
為什麼要吃自己種的米?
照顧地球、照顧自己
農藥濫用問題、台灣極低糧食自給率、農地休耕問題、糧食安全問題,都能由我們一個簡單的動作而改善。那就是吃自己種的米!
我們用最友善土地的方式耕作,讓休耕多年的土地能夠重新生產,生產出的乾淨糧食讓你不用再擔心安全的問題,因為那是我們自己種的。
為自然留一片地
我們希望透過招募穀東,一起自耕自食的方式,重新建立人與土地的連結。唯有我們赤腳踏在泥巴上,體會親手插下的秧苗長成風中搖曳的金黃色稻穗,成為香噴噴的米飯,我們才能體會我們也是自然的一份子。才能了解到環境問題並不只是Discovery頻道的節目內容,並不只是"專家"的事。
We are the nature, just do it!
野蔓園自己留種、選種的台秈10號 |
我們的種植方法
自家留種,手工與代耕
用自己留種、育種6年的台秈10號種子。整地、插秧、收割除了穀東手工體驗的部分,會與當地的代耕業者合作,用機器操作。(這部分視當時參與的人力而定)
不使用傷害環境的方法
不使用農藥、不使用破壞生物多樣性的有機防治方法(例如苦茶粕)、不使用肥料、不使用除草劑,用水位控制的方法來防治福壽螺。我們相信生意盎然的稻田,能養活各式各樣的生命,包括人類。
野蔓園自產的農作物 (今年會避免使用一次性的包材) |
來當穀東吧!
每穀4000元,可以得到:
- 50台斤的稻米 (如有重大天災、農損,造成收成不足,則由穀東共同分攤)
- 免費參與插秧與收割兩次體驗活動
自己種的米
稻米50台斤以糙米的重量計算,建議食用糙米,健康,而且我們的品種很好吃。如要碾成白米會損失重量,不足50斤。
(50斤稻米,每人一餐吃100公克計算,可供四口之家晚餐開伙75天)
插秧體驗
兩天一夜行程含插秧體驗、生態導覽、當地交通及通舖住宿。
不含火車票,要請大家在池上火車站集合。
要帶家人朋友一起去也ok,要帶一大群人的話請先跟我們討論,個案處理
兩場之前的周間8/5~8/9也可以自行前往插秧,我們會有田間管理人招待及教學。
收割體驗
預計11月,日期未定
本期穀東已經招募完畢,如果你還想支持這個計劃,
請填這個表格,留下你的聯絡資訊,我們將於明年計劃擴大時通知你!
有任何問題與建議請email到yamanagarden@gmail.com
陽明山上水梯田金黃色的稻浪 |
需要你的參與!
我們夢想能改變世界,就從每個人一點點的行動開始。
革命從來就不是一個人完成一件大事,而是一群人一起完成一件小事。
我們需要你的參與,即便是按個讚或是幫我們轉貼也有很大的幫助。
成本試算
種植成本如下:
項目 | 每分地金額 | 數量 | 共6分地 |
地 租/分 | 4500 | 6 | 27000 |
插秧 /分 | 1200 | 6 | 7200 |
犁田(頭次)/分 | 1100 | 6 | 6600 |
犁田(尾次)/分 | 1100 | 6 | 6600 |
收割/分 | 1200 | 6 | 7200 |
秧苗/分 | 700 | 6 | 4200 |
曬穀/分 | 12500 | 6 | 75000 |
田間管理人薪水/月 | 15000 | 6 | 90000 |
小計 | 223800 |
預計每分地生產600台斤,共3600台斤,每台斤的生產成本約62元
總成本如下: |
項目 | 金額/斤 |
每斤生產成本 | 62.16666667 |
碾米/斤 | 6 |
包裝/斤 | 4 |
儲運/斤 | 10 |
總計 | 82.16666667 |
每穀4000元、等於每台斤80元,約為收成3600斤時的成本價。
如果風調雨順、老天保佑,收成超過3600斤,剩下的米會拿去賣,獲利的部分將投入明年的擴大規模生產,用友善環境的方式,為自然留更多地。
留言列表